了凡是宝坻之“宝”
  • 首页 > 宝坻名人
  • 作者:宝坻故事
  • 2017年12月15日 13:50 星期五
  • 浏览:1867 次
  • 字号:    
  • 评论:0 条   编辑
  • 时间:2017-12-15 13:50   浏览:1867  

    袁了凡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(故居陶庄镇), 年轻时聪颖敏悟,卓有异才,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。万历十四年中(1586)进士,十六年授宝坻知县,颇有政绩,被誉为“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”。

     万历二十年(1592),倭寇进犯朝鲜,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,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,谋划平壤大捷,一举扭转战局。后罢归乡里,著书立说,担任《嘉善县志》主笔,1606年夏去世,享年74岁。天启元年(1621)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,赠尚宝司少卿。清乾隆二年(1737)入祀魏塘书院“六贤祠”。

    b21c8701a18b87d6a7af122a0e0828381f30fd12.jpg

    袁了凡万历十六年至万历二十年任宝坻知县,在任五年中,他为宝坻人民减轻差役,实施“与民休息”政策,尤其是推广水田使宝坻百姓获益颇多。

    了凡上任前,宝坻县人民差役繁重,其中有几种差役最为人民所苦,车运皇木之役就位列其中。由于弘治以来,工部将一部分皇木储放此地,每年由宝坻人民负责车运至京师,这是极繁重的差役,宝坻人民深受其害。对此,了凡主张以舟运代替车运,并且建议将皇木厂移建于离京师更近的三贤祠,便于水运和取给,这项建议最终得到了上级的批准;贡银鱼也是当时宝坻人民的一项繁重劳役,即由太监经手,从县中派人将银鱼运往京师,供应皇宫。了凡在宝坻时,曾向有关当局要求将这项差役减免。

    了凡虽系读书人,但“精于树艺,见土辨色,就知适宜种植何谷”,他曾著《劝农书》五卷和《皇都水利》六卷,都是讲述有关农田水利的著作。他不仅对灌溉工具熟习,而且对宝坻及其附近各县的情况,也都相当清楚。

    了凡就任宝坻知县时,朝野上下正就京东地区是否种植水稻这一问题争执不下。了凡感到要恢复和发展宝坻的经济,必须采取“轻刑缓征,与民休息”的政策,其中一项重要措施,就是兴修水利,发展水田。

    时值万历中叶,是京东水田“热”的时期。当时的尚宝少卿徐贞明得到朝廷的支持,招募了不少人在永平(今河北卢龙)种植水稻,并取得了一些成绩。了凡受其启发,考虑到两地地理条件相差不大,认为在宝坻推广种植水稻,具备较优越的条件。他主张在宝坻应由国家出面组织,开辟水田;要力求将水田连成一片,以利灌溉。了凡在任五年期间,对水田进行大力推广,使宝坻县的农业生产获得了不小的成绩。

    了凡在任之时,勋戚、中贵以及一些未出京诸王的庄田布满京师周围,大肆侵吞民田,农民生活痛苦不堪。了凡对宝坻县的牧马草场进行了清理,这对扼制勋戚、太监兼并庄田,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    近年来,宝坻区十分重视袁黄思想的挖掘与研究,先后成立了袁黄研究会、袁黄宣讲团、袁黄读书班等各类组织;编辑出版了《了凡四训》(书法版)、《宝坻政书》、《袁了凡思想文化学术论文集》、《了凡法》、《了凡处》等各类书籍;摄制了《袁了凡:修身积善四训教子》、《了凡家乡行》等电视纪录片;建设了了凡广场、了凡治水、袁公南稻北种第一村、“袁公坝”旧址等纪念地;成功举办了颇具海内外影响的袁了凡思想文化国际论坛;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袁黄文化进校园、了凡大讲堂、“家风村风大家谈”等活动。在全区处级领导干部中集中开展“修身养德大讲堂”活动,对干部进行袁黄文化思想教育,学习修身养德之道。累计举办“修身养大讲堂”18期,培训干部1100余人次,取得较好效果。这一系列举措,使袁黄思想深入民心,成为“人文宝地”重要的精神食粮和道德风向标。


    · 家谱下载

    · 县志下载

    · 县志馆

    · 文史资料

    版权所有:《【宝坻故事】》 => 《了凡是宝坻之“宝”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odi.cx/mingren/108.html
    除非注明,文章均为 《【宝坻故事】》 原创,欢迎转载!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,谢谢。

     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: 
  •  本文无需标签!
  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全国县志 手机版本后花园 版权所有:【宝坻故事】 站长: 宝坻故事主题:宝坻故事网
  • 文章:264 篇
  • 评论:0 条
  • 微语:1 条
  • 友链:9 个
  • 分类:4 个
  • 标签:0 个
  • 作者:1 人
  • 建站日期:2016-01-28